孤味 Little Big Women|電影|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堅持做好一件事,就算孤獨也沒關係。」

堅持只做一道菜,把這道菜做好,就能養活一家人了,也許這就是孤味的精神。孤味,獨沽一味。

孤 味 電 影 版 正 式 預 告 片 11/6上映

其實好久沒進戲院看國片了,上個禮拜看到預告片直接收入口袋名單,其實今年還有其他好厲害的國片正待刷中,例如:無聲、親愛的房客、同學麥娜絲…等等。

電影場景大多都是已台南在地場景做拍攝,不曉得大家跟我一不一樣都喜歡台南的蝦捲(*´∀`)~♥,每次只要回來台北都還是念念不忘,如果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台南,我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喜歡舊舊的鐵窗(〃∀〃),總是要蒐集鐵窗照到忘我( 根本蒐集不完 ),再來就是那巷弄小吃( 真心覺得每家都很難踩到雷 ),我真的好喜歡台南的步調,對我來說就是真正的在享受著,關於這部片名大家都大概知道台語發音「ㄍㄡ ㄇㄧ」根據許承傑導演說《孤味》兩字,這完全需要靠台南美食。「很多台南小吃店都只賣一樣食物,而且還會直接變成店名;一家店只賣棺材板、只賣肉圓、或只賣肉臊飯。這是台南人對於美食的驕傲,認為自己只需要賣一味就足夠,根本不需要開成餐廳。這就是我對於孤味的詮釋,也就是單一味的獨家配方。」

劇情故事

《孤味》原是導演許承傑於2017年拍攝的同名短片,故事取材於外婆的真實故事。為了能更深刻、完整地紀錄其中的細膩情感,導演重新製作、翻拍為劇情長片,此片入圍本屆金馬眾多獎項,有最佳新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孤味其實也是許承傑導演的研究所畢業製作作品,我也是到後來才上網查原來有短片版

公視迷你電影院金穗系列 – 孤味

孤味主軸是以蝦捲跟秀英跟阿嬤及台南家庭的故事,其實就是以導演在台南土生土長的外婆當原型。大家能想到以前的時代有沒男丁延續香火的壓力嗎,外公總是拿這藉口老是去找別的女人,外婆終於在第七個盼得兒子。但也沒想到外公無預警地離家出走。「在老一輩的夫妻關係,沒有所謂分手和離婚。如果覺得不適合,就只能遠走高飛了。」這段真實的經歷聽起來極富戲劇性,成為導演心裡對外婆最深的記憶,決定要寫成劇本、拍成電影,成為《孤味》的雛形。

– 劇 透 請 慎 入 –

劇情一開始,切入的畫面是漁港裡的魚早市,親自上過傳統市場又親手挑過魚蝦的人,才懂得的味道。而秀英自信滿滿地在傳統市場遊走,每個人都知道秀英要做 7 0 大壽紛紛祝賀順便推著自家的海鮮食材,秀英一攤接著一攤找尋她最合意的海鮮,此時我們雖然還不懂為何她能與眾多魚攤如此熟稔,但是那些傳統市場的魚腥味早已透過飛灑的魚鱗四濺,引領我們隨著秀英進入親切潮濕的市場海鮮味。

後來慢慢帶入分別介紹主角秀英的女兒們生活及工作,大女兒阿青在台北是舞蹈老師,在下課後到外面抽支菸放鬆筋骨的時候,隱隱約約感覺胸部有點異狀,阿青的介紹畫面就停在去寄離婚協議書途中,二女兒阿瑜在台北市知名的整形外科醫師,老公更是台南有名的腫瘤科醫師,兩人育有一女就是小澄,最小的女兒佳佳是唯一接管繼承秀英的餐館,在台南算是個很有名的餐館,感覺全台南無人不知林家。

場景轉到佳佳接到一通看似很緊張的電話,忡忡茫茫的到了醫院手裡還拿個一袋壽司,原來是爸爸病危了,爸爸身旁的照顧者是蔡小姐,陳伯昌盡最後的力氣告訴蔡小姐:「我想回家..我想回家」,在佳佳去找醫生的同時病房內的生理監視器嗶——–的響起。這段我在位置上看了流下眼淚…強烈的感受到那熟悉的感覺,看著自己親人過世前也是說著同樣的話,感受很深刻很扎心。

畫面再導向回秀英正在準備慶祝 7 0 大壽的那天突然接到了通知,原來是那失聯多年丈夫離世的死訊。在替這位有名無實的丈夫籌辦喪禮的同時,意外發現丈夫這些年來其實還有另一個情人在身邊,三個女兒回來陪伴媽媽過生日,被迫跟母親一起去面對生命過去的種種缺憾,令她不得不再次面對內心埋藏已久的怨嘆……其實從頭到尾都是秀英自己放不下(個人觀感),對丈夫的不解,與其除了恨他之外我覺得秀英內心還有著心軟,秀英其實得知蔡小姐的存在後的反應其實不是大怒的去找她大吵對質一番,而是默默的去探訪她的行蹤,她想要知道這個陪他這個無情丈夫生命最後一段時光的女人是個什麼樣的人,還有想知道這些年他們的故事。有別於一般通俗劇更煽情的處理,導演在處理秀英的角色,注入了更多層次,那是對人性的寬容和理解。


– 人物角色 character –

可放大預覽

劇中靈魂人物 – 林秀英

「不用跪,他又沒養你們,跪什麼。」
「你爸再怎樣沒出息,也不會變成蟑螂回來啦!」
「我一輩子做牛做馬,沒有聽過妳跟我說一句謝謝。」

「妳不要跟妳爸一樣,一輩子在外面流浪。」
「我打拼了一輩子,把你們一個個扶養長大,卻輸給20年不曾跟你們聯絡的爸爸」

我相信看過電影的人對秀英的卡拉 OK 歌唱,肯定是最讓人難忘的聲音及畫面。一輩子要守著一個不存在的先生,同時還要撐起事業和養大三個孩子,就算艱辛與困難,仍是堅持地愛著,一生都認定這個男人,一生都奉獻給這個她認定的家,讓我們具體地感受到臺灣傳統女人堅韌而偉大的情操。這種無奈直接在壽宴上唱起 🎤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 (害我也在內心跟唱,這是小時候阿姨常常放的一首歌😂)在丈夫離家後,獨自在台南靠著賣蝦捲,將小攤經營成在地有名的餐廳。她不求滿漢全席,但求把一道料理做到最好,孤獨而艱辛地用心經營著,蝦捲成為其獨門料理,聲名響徹臺南大街小巷。秀英對女兒們的愛都是辛苦真心付出,但卻不曉得這樣的付出很沈重,重到讓人喘不過氣成了無聲的威脅。

在後段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她對美林說:「我知道妳會怨我不肯離婚」,結果美林跳過這句,反而以德報怨地跟她說起伯昌對秀英的歉疚,說著:「若伯昌沒先遇到妳,可能也不會跟我在一起。」在與美林聊了許久後,秀英正視了自己的問題,並學習去感受別人的心情,放下心中的石頭。不僅把喪禮太太的位置讓給美林,也選擇尊重女兒們對未來的決定。畫面到秀英在計程車上點播著那熟悉的卡拉OK,獨自遠去喪禮的解脫感,那種流露著一種淡淡哀愁的幸福。

一路從悲憤、怨嘆、執著到學會放下,片中的情緒轉折令人非常心疼。因為她也是深愛著丈夫伯昌,多年來的付出和傷痛要放下是多麼不容易,讓台下的大家真的啜泣聲滿滿。

不受世俗拘束的大姊 – 陳宛青

「人真的很奇怪,明知道對自己有害的,還是會一直去做。」
「我過世的時候,你可以握著我的手嗎?其實不用十指緊扣,只要這樣握著就好。」
「我們都知道我不是他,我沒有辦法為他做的那些錯事道歉,妳現在要做的事情是放手。」

個性像父親一樣瀟灑多情的阿青,同時也是最清楚這個家發生的所有事情,她渴望像風箏自由自在的,有著無法忍受被婚姻束縛的奔放靈魂,也了秀英內心深處對於丈夫的情感投射,像是看到丈夫的身影一樣,把不時滿腹的不滿委屈,直接宣洩在阿青身上,這潛移默化的無形壓力,更是將她推向自我放逐的心門緊閉,我其實蠻喜歡阿青這個角色,就像個蒲公英一樣,根本就是藝術家的靈魂啊~在電影中有一場阿青得知癌症復發,在海邊輕輕踩著走在防波堤上的她默默依靠在關鎮身上落淚的戲,當下的心境像似看透了人生百態,願意接受死亡,但沒有辦法開口告訴家人,擔心之餘還得處理周遭人情緒,然後所有治療又得再一次無限循環,那一刻想到的是痛苦循環,即便療程結束,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

親戚眼中的模範生二女兒 – 陳宛瑜


「我當醫生,就不是為了錢。」
「媽是心疼你們才不讓你們知道。」
「小時候學校頒獎,爸一定會來。我就想,只要我一直得獎,爸就會記得回來。」
「每天都要我聽舅舅的話,要做醫生,讓他帶我去親戚那邊炫耀。」

冷靜理性的阿瑜其實內心一直壓抑著,從小想著只要在學校得獎,就可以看到失聯已久的爸爸現身,所以就拼命地認真讀書,只為了可以多看爸爸幾眼,母親則是期盼著品學兼優的她,能夠順利考取醫學院成為醫生,試圖藉由阿瑜學歷修補同是醫生世家的娘家關係,被寄予厚望卻志不在此的她,結婚後即時要跟丈夫分隔兩地,也要選擇離家離開秀英到台北工作,感覺得出來想要擺脫母親的控制。至於為甚麼一直想把自己的女兒小澄送到美國唸書,我覺得阿瑜應該是怕小澄也要承受跟她一樣的家族壓力。

在靈堂上舅舅在碎念著父親的不好不是,在場只有佳佳跟阿瑜兩人守在靈堂,此時一向很尊重長輩的阿瑜忍不住了對的舅舅質問:「舅舅請問你姓什麼。」,舅舅回答:「姓林阿!」,阿瑜繼續說道:「那就對了!這裡是姓陳的事情跟姓林的沒有關係。」感覺得出來壓抑很久的情緒中瑜發洩出來,那種像是在長輩們面前當了很多年的乖孩子突然叛逆了起來。(阿瑜這幕超帥啦~)

無緣的三女兒 – 何晴眉

「我是來看妳的。」

看上面角色介紹大家應該很疑惑張鈞甯飾演的阿眉到底是誰,為什麼姓何,其實如果有專注看電影的人會發現在秀英 7 0 壽宴上,秀英弟上台致詞時有不小心說錯話 : 「我大姊生了四個…不不不是三個女兒」,這時候我其實當下有想到這是一個滿重要的梗,看到後面,在靈堂上穿著一身藍的女子走進上香,正是何晴眉,秀英滿臉擔憂又愛護的眼神看著,其實就是秀英跟伯昌年輕時窮到實在沒辦法送養給別人的三女兒。秀英親切的問著阿眉生活過得好嗎?有沒有計畫生孩子呢?阿眉這時摸著肚子說:「已經有了」,秀英起身趕緊要著紅絲線幫阿眉綁在肚子上,此時的畫面也很好哭,一種把祝福繫上的意思,雖然不知道她是誰,但應該到這裡就有隱約猜到她們有著很特別的關係。那句「我是來看妳的。」(直接又啜泣聲) 儘管沒有養育之恩,但那強烈的血緣羈絆,讓阿眉即使在國外也要坐飛機回來看秀英阿姨(親媽)一眼。

有個性也很任性的最小女兒 – 陳宛佳

「蔡阿姨對阿爸是真心的,同樣是女人的心情,妳不能了解嗎?」
「我媽就是這樣,不讓人家做自己喜歡的事,再來怪人家什麼都做不好。」

佳佳是秀英餐館的接班人,也是唯一一個有跟爸爸還有蔡阿姨一直再聯繫的人,是家裡的老么,總是被保護得好好的,很多事情都是這次爸爸過世後才明白,在佳佳的記憶裡爸爸總是外出工作賺錢養家,還記得有一幕是佳佳放學回到蝦捲攤時遇到爸爸的樣子嗎,滿心期待著爸爸會留下來,但大人之間的事情總是很無奈的,爸爸從口袋拿出軟糖給佳佳後就轉身離去了。基於童年沒有爸爸的委屈,她渴望多了解爸爸到底是怎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在劇中可以看到從她找來蔡阿姨一起佛的師父誦經,與秀英作對的橋段中就表現得很明顯。看到最後再回想佳佳所做的一切,其實她不是比較愛爸爸,而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感受爸爸在自己生命中存在的意義。孫可芳在這部電影的演技就相當驚人,在醫院的場景知道爸爸快不行了,那慌張的腳步、故作鎮定的表情、淚水盈滿眼眶、到後來不顧一切的奔走,小女兒的心情在這些細節上展露無遺。

讓人無法討厭的佛系小三 – 蔡美林

「這都是緣分。假如他沒有先遇見你,我跟他可能也沒有機會在一起。」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跟平常大家所知道的小三性格完全不一樣,既不妖嬈多姿,也不囂張跋扈,不和秀英爭搶名分之外反而是個學佛的和善之人,真的是「佛系」小三,在劇中蔡美林是個很重要的角色,我個人覺得這個角色幾乎貫穿整個故事,怎麼說呢?沒有她的出現秀英應該由始至終都不會知道真相而學會放下,美林一直都陪伴著伯昌到最後一刻,她知道伯昌她一直想回家,她很愛他,在伯昌走後他選擇把遺體送回給秀英她們,她對伯昌的愛是無私和不求回報的,並且還告訴秀英伯昌不回家的原因:「當年伯昌因為投資失敗偷印章害秀英被娘家斷絕關係,覺得虧欠、無法面對秀英與林家人的責怪,才不敢回去。」因為有她這番言論,讓秀英得以知道丈夫的心意,其實當年印章不是伯昌偷的而是秀英,而娘家跟伯昌替秀英對外宣稱是伯昌偷的,這才為多年的堅持與遺憾找到了出口,進而能釋懷與放下。

話題帶回蔡小姐,因為身分的關係,她只能默默的自己一個人在伯昌頭七時,在靈堂前獨自無盡的想念,一個女人不爭不搶,也無法以妻子名義參加任何遺世,最諷刺的還是,生前等不到的名份,得到的時候他卻不在身邊了,讓人看了實在很不忍。

點出大人們盲點的孫女 – 小澄

「妳們為什麼都不把話說清楚?」

活潑可愛的小澄是大家的傳話者,更是阿嬤身邊最貼心的陪伴者。以旁觀者看著上一代的恩恩怨怨,卻又總在重要的時刻點出大人們的盲點,是相當重要的角色。但諷刺的是,阿瑜身為小澄媽媽,自己最不喜歡也不能接受的那套卻依舊以母之道還女之身,儘管小澄千百個不願意去美國讀書,仍安排她出國讀書的人生規劃,這一切都是出自於「我都是為妳好」,就像秀英以前對阿瑜也是這樣,繼續從上一代延續到下一代的惡性循環,讓母女之間再次深陷於誤解對立的緊繃關係,天真可愛的小澄在片中令人印象深刻,她只是想要全家人共聚一堂的單純個性,反倒更加突顯出大人的世界,總是如此複雜的難以理解。


年輕時的片段

我其實滿喜歡我其實滿喜歡她們回憶年輕時的片段,琇琴詮釋年輕時的秀英為了讓兩人的神韻更相似,還特地在她左邊嘴角點上一顆與淑芳阿嬤一樣的痣呢~還有!還有!記得有段是她拿菜刀到旅館抓猴的戲,整個大老婆氣場展現地淋漓盡致,讓大家看的想哭又想笑!

導演接受採訪時有提到,年輕秀英這角色非常關鍵,因為淑芳阿姨飾演的是七十歲的老太太,所以很多情感不會直接表露,很多是由年輕時的琇琴來補足這個角色內心的掙扎和悲傷。真的是把那個年代女人的堅強演進心坎裡!

觀後

其實這部讓我回想到花椒之味這部電影,像是過世的爸爸讓姐妹們齊聚一堂的劇情,情感濃厚、描寫著家族故事的電影,也是讓一道料理成了家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在孤味電影中由蝦捲當作一個載體延伸故事,其實這點我覺得小可惜的是關於蝦捲的部分(不是我愛吃啦!)是覺得蝦捲畫面真的太少了啊!,反倒是爸爸每次回家時給女兒們的軟糖我還真的比較有記憶點,有幕是三姊妹在房間討論著秀英分配的金戒指時,佳佳拿出蔡阿姨轉交爸爸最後要給她們的東西,還是那軟糖~你看!你看!是不是軟糖直接完勝。後來我上網查了一下這個軟糖來頭不小,照片中的包裝來看應該是由明星西點的產品,全名是「俄羅斯軟糖」,當然不是俄羅斯買來的啦!,是俄羅斯沙皇的御用點心,同時也是蔣方良女士最愛的家鄉味。

這部會讓我在戲院一直落淚其實主要原因大概是因為片中劇情大多會發生在大家生活裡,那種爭吵、那種溫馨、那種心疼、那種任性,可能還帶著些遺憾。還有還有我覺得根本就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啊🤣伯昌真是現代渣男代表,就是那種現在新聞常常撥放的那種~

你不敢做你自己,不敢擁抱真實的自己,
正是因為你的身上,穿著一件無形的囚衣。

在阿青那段,讓我深深的體會到我們其實根本不需別人認可才有價值,很多人認為,為了讓別人接納自己、讓自己產生自尊心,必須要獲得他人的認同。的確得到他人的認同確實很令人開心,所以我們最好也對他人說出認同的話。但想要讓自己獲得接納,獲得喜愛,認同是絕對必要的嗎?我認為並全然這樣。

人總是太習慣在付出後有所期待,期待對方能照著自己的希望而活。
此時的愛難免成為一種壓力與過度干涉,進而讓身邊的人漸行漸遠。

放不放下,也許都沒關係,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教會另一個人學會放下。


真的撐不下去,為什麼要硬撐!
社會的價值觀總是叫我們要「堅持下去」,
No Pain no Gain 講得很好聽。
其實屈服也是一種很需要練習的情緒管理學問,
學著在適當的時間點就該放下堅持,
「不抵抗、不壓抑、不要想太多」,
隨著現實順勢而走,很多時候其實先學會放棄控制,
才真的拿得回事情的主控權!

    

「孤味」電影主題曲


– 劇照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