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百岳|合歡北峰|南投仁愛

像在阿爾卑斯山的少女(自動腦補畫面謝謝~)


回歸公司上班的第三周, 這次其實很臨時, 突然的「這周末想不想去爬山」這樣問著。頹廢了四個月,終於可以上山了。開始找住宿,這次安叔找到 天祥景觀民宿,很美(但別想太多~不是那種多奢華,就是簡簡單單木屋有陽台有躺椅)

合 歡 北 峰 –

難 易 度 / ●●●○○ 大 景 度 / ●●●●○

合歡群峰地圖-六七
合歡群峰地圖-六七

又稱北合歡山、合歡山北峰
位於臺灣與南投縣仁愛鄉榮興村、大同村之間,接近花蓮縣秀林鄉
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34
海拔高度3,422公尺,為合歡群峰當中最高峰
來回約4.7公里,大概需3-4個小時路程
高山草原綿延不絕,景色壯麗;山頂視野遼闊,還可以遠眺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
是很適合單日輕裝單攻的路線(體能好一點的可以加上西峰一起撿)

合歡北峰是一條熱門親民的登山路線,有明顯的路跡,一條路直直往前衝就對了ლ(´ڡ`ლ) 合歡北底底攏~
但養成爬山前好習慣,事前先在手機裡下載好GPX離線地圖是最保險的。在每年的5、6月人潮會比較多些,因為剛好是花季,會有山友們前往到北峰賞一波杜鵑花!
一日單攻合歡西峰預估要能在6~7小時內完攻,否則會摸黑下山

交 通 資 訊 –

自 行 開 車 /
合歡北峰和合歡西峰的登山入口都是台14甲的37公里處。從太魯閣走台8線到大禹嶺,轉台14甲線到小風口,由小風口沿著公路往大禹嶺方向走一小段路就可到登山口。建議導航設定「小風口登山口」。

大 眾 運 輸 /

台中 → 埔里 ,從南投客運 台中干城站6899往埔里,再由埔里轉乘南投客運6664(南投-清境農場)搭至國民賓館,再從國民賓館搭乘6658A至小風口。

6658A是採預約優先,最早可於搭乘前七天在官網預訂,不必先付錢,當天出示QRCODE並刷悠遊卡或一卡通就行了,建議來回程都先預約起來的話這樣才不會搭不到~

・ิω・ิ 👉 點我連結預約起來 👈


提醒 :
自行開車前往的強烈建議要提早出發到停車場,不然真的會沒位,還有氣候變化快速,一定要穿適當登山健行服飾,我真的是連在公廁上廁所都咖噌涼涼的,也建議戴帽子防風防曬、登山杖下山時候很好用~

( 贈送一張一堆車的停車場,大家來找碴 ? 誰停錯位 )

一起當個有公德心的車主~母當擋住別人的出入啊~

為甚麼適合新手練爬?

✔ 路跡明顯清楚
✔ 交通方便
✔ 長途高山適應,體能訓練
✔ 連峰縱走訓練

每0.1公里做標示,100公尺就看到一個里程碑是還蠻讓人有成就感的。
但當看到反射板才才叫鬆口氣,終於看到了(但別高興得太早,因為還有一半的路程~◉ω◉)

合歡群峰其實算是入門台灣百岳的首選,共五座百岳 ( 可看上面自製簡易圖 ),其中的合歡主峰及石門山算是較輕鬆好走,差不多在一小時就可以抵達的百岳,則北峰距離適中,大景度也不錯,整片的草原,而西峰在往前面走較長一段(需評估自己的體能),對於高山初登者有點挑戰性

說北峰難嗎?三千公尺的高山是怎樣的景緻?
我覺得不管是平常有在訓練體能的人,在任何山面前都是渺小的,所以也不要太高估自己,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執行,不行就是下山,調整好狀態下次再挑戰,3000以上的高山必須適應的就是高山反應。
建議初登者第一天就先到武嶺或是合歡主峰、石門山適應環境,隔日再繼續往上到合歡北峰( 或是合歡西峰 )

高山反應是甚麼?

急性高山病AMS,也稱高地症候群、高山反應、高原反應,是人體在高海拔狀態由於血液中氧氣濃度降低而出現的急性病理變化表現,通常出現在海拔2438公尺以上(約8000英呎),可能發展成慢性高山病、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

但當然,每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不同的人出現高山症的機會也有相異。有些人可能在在海拔1500公尺左右也即可能出現症狀。多食用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以減輕這些症狀。這是因為碳水化合物較油脂類需要較少的氧氣進行氧化作用。高山肺水腫和高山腦水腫是高山症中最嚴重的症狀,而較輕的症狀則包括視網膜出血和周邊肢體水腫。

症 狀 /

○ 噁心或嘔吐
○ 全身無力
○ 頭昏或頭重腳輕的感覺
○ 失眠
○ 倦怠、全身無力
○ 頭痛
○ 持續的心跳加速

急性高山病之早期症狀通常都是在抵達高地後6至12小時發生,輕微者可能在24至48小時候緩解。最嚴重的症狀則包括意識混淆、急性精神分裂、出現幻覺、還有高山肺水腫造成的持續咳嗽,最終則可能出現抽搐及昏迷。

延 伸 閱 讀 / 👉 熱門路線鳶嘴山稍來步道|台中和平


在進入大自然環境前,事前規劃和準備是必然必須的。針對前往的路線做事前規劃做足功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真的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會發生,當意外發生的時候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1. 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
  2. 了解該健行路線的相關資訊。
  3. 要有最壞的打算,隨時評估撤退。
  4. 了解團員的登山經驗,此行須有熟稔路線經驗的隊友。


希望大家快樂出去平安回來~

無痕山林,顧名思義就是「不留下任何痕跡在山林」

懂得維持山林與人類之間的平衡互相尊敬,很希望未來台灣也能更注意無痕山林文化,今天不管是登山、朔溪、健行,應該將不屬於原本山林的物品帶下山(帶走),這是更是山友與山友之間的尊敬與體諒。保持環境原有的原貌是基本尊重儘可能保持造訪地點的原始風貌,不任意改變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也不取走任何物件。

老規矩最後鼻要看😂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