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路線鳶嘴山稍來步道|台中和平

二月十四日甚麼情人節?

六七說初三就是初三d(`・∀・)b,好啦~其實大家看到標題大概都知道這個地方,近幾年佔不少版面也算是假日滿熱門的打卡路線,但是要說推新手嗎?我有點猶豫了一下,因為鳶嘴稍來步道全長是6.7K,算是滿有挑戰性的步道,兩座山包含鳶嘴山與稍來山屬於中級山,但如果要單攻鳶嘴山也是可以,如果只計畫爬鳶嘴山的山友們,鳶嘴山全長是約2.1km,兩座都有路線可以分開登頂,也可以挑戰一日攻下兩座山頂,但前提還是要評估個人的狀態跟體力為主呦! 這篇就先簡單介紹鳶嘴山單攻小攻略。

聽說可以是台灣最美之一的中級山脈

– 鳶 嘴 山

這是這次路線

過程有90度垂直岩稜,360度美景令人讚嘆一輩子都可能不會忘,雖然沒有像大山一樣的氣勢,但是挑戰性可不輸大山!海拔2130公尺,就位於台中縣和平鄉,屬於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名山,說為甚麼叫鳶嘴山? 其實是因為山頂形像鳶嘴尖尖的嘴巴而取名的。前段一路在針葉林下漫步,滿享受這種森林浴。但過稜線涼亭後,開始岩稜處處,走起來驚險中又帶有趣味,備註:有懼高者請先評估自身狀況,攻頂時間大約90分鐘(不含任何拍攝時間)。

交 通

  • 自行開車前往路線
衛星為"步行"路線圖,開車可以開到鳶嘴山登山口前的P停車場
  • 大眾運輸

-搭乘豐原客運252號公車至鳶嘴山登山口下車-

營運時間:固定班次
豐原客運(東勢站)  發車 (平日) 停駛、(假日) 08:45 ~ 09:00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發車 (平日) 停駛、(假日) 15:35 ~ 15:40

計費方式:里程計費
現金:一公里2.5元,基本付費里程8公里20元
電子票證:刷一卡通、悠遊卡、i-cash2.0,上下車皆須刷卡

  • 輕裝備參考

這次是背 Lowe alpine AirZone 20L 網架款,個人覺得單日很剛好,網架款背了完全不會有流汗跟包包貼在一起的不舒適感~
帽子(看個人)、禦寒衣物、長褲(滿建議的因為要攀爬很容易刮傷腳)、
登山鞋或較深紋路的鞋子(雖然路有點顛坡,大致上不會算太難走,所以穿對鞋子也很重要,對腳負擔才不會太大也不容易受傷)、登山杖、手套!手套!手套!(超級重要~)因為鳶嘴山是需抓繩攀岩,前段開始抓繩地方遇到一對中年夫婦,看見他們身上沒有準備手套,我們把手套給了他們,感覺他們很需要,所以!記得如要上來請記得先做一下功課~🙏
糧食部分沒有帶太多,1000cc水跟簡單的便利商店蒸地瓜跟飯糰還有每次出門必帶的SOYJOY大豆營養棒,之前有分享過~

心中口味排名 / 藍莓-葡萄-巧克力

最重要最重要還是要留意天氣狀況,出發當天或前一兩天下雨,
就還是不要安排登山行程,畢竟要攀爬峭壁還很滿危險的,
記住就算看似在簡單的地方還是有危險的存在。

  • 登山口

這天一大早4:00出門,怕年假高速公路大塞車,強烈建議一定要早到那個停車位不多,不要違停啊~,抵達27K處停好車就開始著裝備,再一次行前確認,到達登山口會先看到地圖及注意告示牌,好了~~~準備開始走起~(ノ◕ヮ◕)ノ*:・゚✧
前面開始基本上部會太難走都是算很輕鬆的石階,走著走著其實很快就會到達涼亭處,如果體力人不行就休息緩步再向前,不急~不急~這不是在比賽何必給壓力,如果有很棒的隊友互相鼓勵生信心,那更是這趟旅程的最美時刻,過程如何快慢拖時間都無所謂(但也不能太慢啦~😂😂),最終一樣可以到達目的地才是重點。



知道嗎~六七在這要說!

真的一定要睡眠充足跟身體狀態良好再上山,前一晚基本上完全沒睡,對自己來說算是上手的路線,結果當天完全很累,精神狀況很差,竟然還有點吃力,人家說人有三急我直接在三角點上體會到超級無敵霹靂痛苦,忍著肚子痛全身起雞皮疙瘩的跟其他人聊天,裝作沒事(尬的超有事!!只想快點等人群散點找地方上廁所(ㆆᴗㆆ),但是…別忘了這裡是打卡熱門景點…人潮散怎麼可能!我在作夢吧༼ ༎ຶ ෴ ༎ຶ༽ )整個就是超級想念27k處唯一的廁所,有任意門就好了(喂咿~~綜藝摔),所以大家請先上完廁所以上山,因為接下來登山全程皆無廁所,不然就要像我一樣拿個小傘躲進林裡。

據說最上層是台灣二葉松,第二層是玉山假沙梨和大頭茶,地被層是高山芒和蕨類植物,這些植物都有保護環境的功能

這是在進入岩稜前的最後一個休息點,真正的挑戰要開始了,也是裸露感比較強烈的一段,這裡離三角點其實很近大約再10分鐘(不塞車情況下)

注意事項:

*雖然鳶嘴山的路線是O型的,但我們由27K入口處上山,原路折返也是在27k入口處下山。
*有懼高請三思!鳶嘴山海拔算高,加上裸露俯視感較重,有不適應請休息並折返,注意自己身體狀況。
*鳶嘴山路線需要拉繩及攀爬,初學者可以戴手套,拉繩時手才比較不會不適或者不小心摩擦受傷。
*拉繩時切記請面對石壁下山,一條繩子一次只能一個人拉繩,第二個人拉繩會因為拉力改變重心!!
*能早點出發就早點出發,因鳶嘴山的岩稜路段,基本上都是「單向」通行,一次只能一人通過,如果遇到有團或是拍攝,就會很容易大塞車。

這個畫面大多數人應該都不陌生,就是很多人會打卡的熱點,能躺在稜線上拍照是種驕傲的事 ? (沒有啦 ! 危險動作不要輕易模仿),這時候就要謝一波我家茲瑩生了很大顆的膽跟心臟給我,慶幸自己沒有懼高,也不怕髒,不怕難(多了!多了!(๑´ڡ`๑)),這裡想提醒的是還是得注意安全,可以拍很棒的酷照但是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其實那天真的沒什麼景T^T,超可惜的,結果老天賜給我了一整片白牆…是滿滿的大白牆 ! 拍完後休息吃個午餐聊聊天準備下山,如果問我為甚麼是原路回來呢 ? 原本的確是要接著走另外一邊下山,但是..在原地塞了1個多小時…真的是滿誇張的,我們決定走原路撤回,圖下第一張就是塞了1小時多的地方,剛好遇到叔嬸大團,真的是完全沒有在移動。

最 後

難 易 度 / ●●●○○ 大 景 度 / ●●●

開頭有說推不推鳶嘴山,看到這裡,如果你本身有長期在登山,那我覺得一定可以,新手的話我還是建議要有人帶,畢竟鳶嘴也算帶有挑戰性的步道,步步驚險刺激,也是有發生過意外跌落的事件,但我個人覺得這裡一生走過一次算值得,所以~算是推薦給大家囉~

在進入大自然環境前,事前規劃和準備是必然必須的。針對前往的路線做事前規劃做足功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真的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會發生,當意外發生的時候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1. 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
  2. 了解該健行路線的相關資訊。
  3. 要有最壞的打算,隨時評估撤退。
  4. 了解團員的登山經驗,此行須有熟稔路線經驗的隊友。

無痕山林,顧名思義就是「不留下任何痕跡在山林」

懂得維持山林與人類之間的平衡互相尊敬,很希望未來台灣也能更注意無痕山林文化,今天不管是登山、朔溪、健行,應該將不屬於原本山林的物品帶下山(帶走),這是更是山友與山友之間的尊敬與體諒。保持環境原有的原貌是基本尊重儘可能保持造訪地點的原始風貌,不任意改變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也不取走任何物件。
好啦~我不說初三就是了,情人節就情人節,無論你是剩鬥士、必剩客、長剩將軍還是齊天大剩
;無論你是腐女、宅女、玉女、還是拜金女。
情人節,我都希望你早日結識有情人,脫離單身!情人節快樂!

延伸閱讀 👉 馬陵溫泉|台中谷關| 👉 慕特公寓|台南北區

繼續閱讀 熱門路線鳶嘴山稍來步道|台中和平

馬陵溫泉|台中谷關|

能想像在峽谷中泡著最美的野溪溫泉嗎,這算是我泡過全台最美的野溪溫泉了(說的自己好像去了上百個一樣😂)

馬陵溫泉位在谷關溫泉♨區大甲溪上,算是中部滿著名的野溪溫泉選擇口袋名單,馬陵溫泉其實在921大地震時候因為中橫公路整個崩塌崩塌,導致溪床改變,看網路筆記是寫消失了將近快10年,直到2009年才又出現,所以行走時間個人覺得網上說的不太能參考,馬陵溫泉為碳酸泉,溫度大約在40~71℃,酸鹼質約pH6~7,水質透明,可浴可飲,像這次只背了兩罐800cc水而已,溪邊的水直接可取水煮沸飲用ლ(´ڡ`ლ),說真的回到家喝到一般自來水還超不習慣的,下面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項跟須知等等…當然還有那迷人的景,真是夠能洗淨上班族的心靈(╭ ̄3 ̄)╭♡

馬 陵 野 溪 溫 泉 注 意 事 項

大甲溪發電廠置馬陵溫泉
路線圖

這次我們是開車前往,導航則是設在大甲溪發電谷關分廠,因為有社團說最近抓取締抓很嚴,全部都塗改成紅線,要馬就是往下開停,寧可多走也不要拖吊。來馬陵溫泉其實多重的關卡要克服,首先就是會先遇到上述說的停車問題,再來就是這個看到入口就會想回頭的地方,只能說不只一道門而已…如果你順利通過第一道那恭喜你第二道你會更想回頭,聽旁邊來過的人說他幾年前來原本只有加外延伸一次這次又再往外延伸(旁邊一對情侶在第二道入口已放棄回頭,沿路對男友說:這是在玩命啊!)

〃此地5月已加強為管制區,目前是不開放的..前陣子滿大的新聞沖走一家人,網路上新聞註明民眾擅闖管制危險區域、私人土地將會依侵入住宅罪移送法辦,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9000元以下罰金。車輛停在紅線禁止停車處將也會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開罰新台幣600-1200元。原先是有說須辦理入山證。但在這特別要提醒再提醒,馬陵溫泉真的要斟酌前往〃

▲ 單趟長度6.4 km ,預計行走時間2h-3h,中級,上升落差高度112 m左右,海拔為751m- 865m

▲如要紮營請確認枯水期,及確認上游水庫有沒有放水或是洩洪,小心落石,雨季或天候不佳,不宜前往

▲ 碎石產道、溪床,需多數次橫渡朔溪,溪石青苔很滑,建議直接著溯溪鞋為佳(俗稱腳底按摩路線)

這篇文章其實我很掙扎,也許都知道這個地方有存在的危險性,如果真的要去請對自己負責,不要造成其他人的困擾,我也不想成為什麼不好的示範,所以我只能這樣提醒能勸退就勸退,誰也不希望任何人受傷或遇險,我希望這篇文章的出發點不是鼓吹大家快去快去,而是希望如果真的想要去這裡的人,能做足多點功課,保護自己也保護其他人,或許我沒有這麼偉大,但是我還是想跟大家說

“凡是任何戶外活動都有一定的風險,出門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危,再容易抵達的地方都會有潛藏的危機不要輕忽,請自行斟酌自身能力體力,大自然的力量你是無法想像的 “

在進入大自然環境前,事前規劃和準備是必然必須的。針對前往的路線做事前規劃做足功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真的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會發生,當意外發生的時候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1. 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
  2. 了解該健行路線的相關資訊。
  3. 要有最壞的打算,隨時評估撤退。
  4. 了解團員的登山經驗,此行須有熟稔路線經驗的隊友。

谷 關 電 廠 災 害 與 重 建

下方三張圖為谷關電廠維基百科

民國88年臺灣發生災難性的921大地震,造成台8線(中橫公路)谷關至德基之間路段嚴重毀損,沿線的山崩及地滑,導致谷關水庫壩體與局部底座受損,再加上唯一對外之交通要道台8線被土石掩埋及路基坍方,使得人員進駐維修不易。事隔兩年民國90年發生桃芝風災,造成地下21公尺的發電廠房嚴重淹水,導致水輪發電機、主變壓器、控制室及開關場等設備全泡在水中而損壞。

而復建工程在民國91年12月開工,但不幸緊接著民國93年敏督利颱風重創大甲溪上游谷關區,造成谷關電廠地下廠房嚴重滲水,大水挾帶的土石流沖毀了連接開關廠的穿雲橋與連接大甲溪兩岸施工必經的吊橋,使得重要施工道路中斷,谷關復建的施工進度因而落後;而同年9月艾利颱風所帶來的狂風暴雨,再度造成谷關分廠滲水,直至民國97年10月,4部發電機組全部復建完成,並正式重新發電運轉。

實 際 行 走 過 程

在行走過程中我也好幾度一直迷失方向一直問隊友要不要下切了,我們越走越高離溪床越來越遠不太對(只能說沒有抓好下切朔溪點就是只能認命回頭再尋可下點),沿路會認前人留下的堆石記號(但有些我真的看不懂事真堆還是亂堆)因為真的太多人堆石了,所以會判斷錯誤是正常的,老一句話「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慢慢聞到硫磺味跟看到石頭上有白色溫泉花那就代表溫泉就在不遠處了。

抵達溫泉處後卸裝備開始紮營 –

好險幸運的是有營位…不然如果溫泉處紮營區滿了就只能到前面有比較平坦空曠的紮營地前往紮營,只是如要泡溫泉就必須走段路。

最左邊大學生團(我聽見女同學對著男同學說著:欸有沒有洗碗精啊~此時她正在溪邊洗碗…我到底聽了甚麼…( •́ _ •̀)?),我們左方則是一團外籍朋友,他們真的狂,空拍啊相機啊音響烤肉架哩哩叩叩全都超齊全,整晚輪播重複著一樣的越式情歌,其實有點困擾(°ω°ฅ)*,想安安靜靜享受星空的卻只想加速提早默默喝完啤酒回帳篷歇息…,後來夜晚聞到一股濃濃的塑膠味才發現是他們在亂燒東西還是在燒垃圾我也不清楚但真的不要用火解決垃圾問題(; ・`д・´),金屬箔片、塑膠罐等均不能完全燃燒,況且燃燒可能會吸引野生動物的注意或造成牠們的恐慌,嚴重甚至會造成森林大火🔥:;(∩´﹏`∩);:。…除了這些以外隔天離開時後,發現地上..也是他們那天晚上的蝦殼🦐..真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這可能是這趟旅程最掃興的一點吧我覺得,很希望大家抱持著一種「無痕山林」態度出來,真的不要造成其他人的困擾這點真的很重要!!! ( 上 述 抱 怨 完 畢 )

▲ 考量其他使用者 ▲

1.尊重他人並互助合作有些人喜歡獨自造訪山林享受寧靜與孤寂,有些人則選擇結伴同遊。請尊重彼此的選擇,無論在行進或宿營時,都儘可能不要影響或打擾到其他使用者。應與其他使用者或團體維持合作互助的關係,降低對他人的影響請選擇步道上較寬的地點休息,並讓其他人可以通過。再來儘可能降低音量,避免太吵雜的戶外活動,尤其在夜晚和偏僻的地方,更要顧及其他使用者的感受。讓自然的聲音展現避免使用太亮的燈(夜晚)、收音機、電子遊戲和其他干擾設備,可選擇使用耳機。

無痕山林,顧名思義就是「不留下任何痕跡在山林」

懂得維持山林與人類之間的平衡互相尊敬,很希望未來台灣也能更注意無痕山林文化,今天不管是登山、朔溪、健行,應該將不屬於原本山林的物品帶下山(帶走),這是更是山友與山友之間的尊敬與體諒。保持環境原有的原貌是基本尊重儘可能保持造訪地點的原始風貌,不任意改變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也不取走任何物件。

食 物 部 分

溫 泉 部 分

因為要下去泡就沒有拍太多照片了,我也超挫手機直接在溫泉池自殺啊~溫度大約在40~71℃,酸鹼質約pH6~7,水質透明,溫泉區範圍蠻大的,有幾個出水源很燙要小心不要貿然下水,要會調水溫~

最 後

難 易 度 / ●●●○○ 大 景 度 / ●●●●○

應該說走路對我來說真的滿簡單的一件事(被揍),但是說真的我們是重裝整條都是石頭路走起來真的是滿不舒服這是真的真的是先吃飽深層腳底按摩概念,因為真的必須很專注地找踩點,我自己都不知道滑了幾次,所以認知自己一定要搭配登山杖拜託!!一定,從下切開始沿河床走,約莫2-3小時會抵達溫泉區,上面我有提到會需要涉溪的部分拜託也一定穿朔溪鞋(就是那個菜瓜布底溯溪鞋)溪石青苔很滑很滑很滑,很重要講三次,我大概算了一下我們大概涉溪20次有,其實返程的時候遇到一位大哥,我們跟著他的路線走,有走到芒草區,那裡真的是小碎石平路,直接變得很輕鬆在走也省時省力,至於怎麼涉溪,不外乎的就是必須清楚地判斷水流的緩急、深度,有無暗流,必要時藉助於繩索保護。一旦被沖下深潭,不會踩水、抬頭蛙,所面風險將倍增。

常被忽略的重點,冬天水流依然可能強勁,不是枯水期就沒有能量。


最後附上一張去程被冰吸走的女紙ε٩(๑> ₃ <)۶з,回程照樣再次被吸走的 谷 關 白 冷 冰 棒 🍦

紹興桂圓糯米冰跟芋頭冰好讚呀(真的是沒有酒跟芋頭人生不行的女紙欸)(*´∀`)~♥好啦 又多買一支綠豆牛奶~也好好粗呀~(根本就是只要是冰都可以吧….)


精 選 圖 分 享(不外乎就是不正常照)